- UID
- 248
- 主题
- 15
- 回帖
- 613
- 精华
- 0
- 积分
- 968
- 金币
- 24741 枚
- 草籽
- 0 颗
- 鲜花
- 190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31
- 最后登录
- 2025-2-11
|
扒拉下回忆,不用太费劲,还挺有画面感,且记一二件事来话年
一进腊月,冰雪满天,白茫茫把地上的书上的灰蒙蒙全部覆盖了,
除了白色,就是红色,红色是灯笼,条幅,自然还有满地的鞭炮屑,
那个没有仙女棒的年代,把一挂鞭炮拆成一颗颗小颗粒,左手持炮,
右手持香,点燃后,往空中一扔,嘭地一声,快乐也随之绽放,偶尔
也会有意外发生,比如引信稍长,空中来不及燃烧完,落地时把引信
摔灭而造成哑炮,又比如炮仗扔落得地方离别人太近,容易找骂,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放鞭炮的一件事,就是,炮仗扔到正在上台阶
人的脚下,还没响,但是那人被扔过来的鞭炮,吓得手忙脚乱,脚下
一趔趄,遍摔坐在台阶上,屁股刚着地,‘’duang‘’地一声,炮仗一响,
人就从台阶上出溜下去,好像某种仪式感,我在一旁不敢笑,没成想
摔的人先笑了,我再也忍不住,哈哈哈... 小时候,过年最欢乐,最
放肆的笑声,没有之一
九七年之前的春节前,县城的国企,周边村镇,有钱的企业、村镇出彩车,
财力弱的,就抽集青壮年排演春节路演巡游,像极了现在的高校招收的体育特
长生,只是目的却是单纯地初一十五给大家带来欢乐; 这些节目久而久之
就变成了一些地方特色传统节目,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如数家珍,某某校的
腰鼓队,某校的洋号队,某村的大鼓队,某镇的高跷队,某乡的打花棍,某
公司的舞火龙,某街道的扭秧歌,等等等,再加上十几辆花车,整支队伍
浩浩荡荡,差不多环绕半个县城,年味在这一天爆棚,一年比一年浓,只是在
九七年戛然而止,先是文艺汇演暂停,然后紧接着来的下岗潮,好多企业乡镇
再没精力传承这些才艺,再往后,防止群体事件,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地巡游,
只能存在在记忆里,偶尔也会梦见,举着小学的旗帜,冲在学校队伍的最前面,
一遍高喊着口号,一边欣赏前面大鼓队伍的表演,可是我看不到自己的脸,应该
笑成了一朵花..
看来还是年纪大了,一想起来,毫不费力,算是忆当年
|
鲜花
-
6
查看全部鲜花
-
点评(2)
收
酒精过敏,没藏过酒香,书香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