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回复: 10

[随笔] 童话之美(三)

[复制链接]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发表于 2024-2-1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跳跳虎 于 2024-2-18 07:38 编辑

     《童话之美》(二)贴子留言中,请拈花包包两位老师多批评指正,拿大斧子校正。不负所望,拈花包包两位老师出手即惊艳,留言点评不但深化了主题的意义,而且别开蹊径,从多元视角对《小人鱼》进行了解读,留言都是可以独立成章的内容。拈花包包两位老师高才,以纤手驭龙之姿,提纲挈领,文本解析直达骨髓。

     本想《童话之美》(三)写安徒生《夜莺》那篇的读感评析,但有了拈花包包的珠玉在前,《小人鱼》也就有进一步探讨交流的必要。

     关于爱与永恒,关于多元视角下的《小人鱼》文本,就这两个话题引领并延伸,再来缀几句。

     拈花在文章下面的留言比较大段,显示出拈花对朋友文字交流的认真和对爱的本质之犀利见解,目光如炬。从《小人鱼》童话脉络出发,抓住心房部位,拈花分析得相当独到和深度。读完《小人鱼》并在故事情节的冲击之下,估计读者都会不由自主或多或少思考爱的本质,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理解应该也是各不相同。拈花给出的理解我个人觉得很到位,也很个性。爱的本质是什么?拈花答之铿锵有力:是无私,是忘我,是净化。爱之无私和忘我,境界非常高,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很难达到,因为都是凡夫俗子。如果是亲情之爱,应该是可以,因为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了。净化这个词好,离我们思想的距离也非高不可攀。如果遇到一个人,他(她)能让你的心灵净化,不管程度轻重,这人肯定是值得交往的;如果程度重,那肯定是非常值得交往的,贵人类型了。《论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也是同一个意思。拈花又说,存在即爱,不以得到为目的。这里,拈花带上了存在主义哲思。那也就是说,爱首先注重于一种存在,核心是存在而非其他,本质是在灵魂和精神领域里,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将损其价值和长远。

     那小人鱼的做法到底值不值,由这个涉及到对王子的评价。我文中用了一个词儿“所托非人”,显然拈花是有不同意见的,我的下词稍显草率,但三分理也是有的。这里,又涉及对邻国公主的评价。这个问题对童话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不大,但如果以成人的眼光严格审视这个童话,那这点又非常重要。拈花和包包敏锐觉察到了,那就留待最后,作为第三个问题来说。

      包包的留言,视角还真挺独特,反正我是没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解析。抓取人鱼公主六姊妹的出海镜头,通过此中来关照小人鱼和童话背后的启迪意义,别开生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的作品,结构和框架上总是用心良苦。读安徒生的童话,读者就是一路看风景的人,各人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各有各的重点,得到不同的欢喜和启迪。其童话蕴含浓郁的人生寓意,和安徒生一路成长受尽心酸、一路的打拼分不开,安徒生把他的人生历程和个性想法经过层层包装不动声色地放进童话里面。包包这里,把人鱼公主出海,和业务准则、为人处世的哲思连结起来,以小见大。就像大家讨论的,安徒生之所以高,是在他的童话里可以生发的点很多,如长江源头的高山泉水,取之不尽,经典性也正于此处反映。这里不得不佩服鲁迅对《红楼梦》的主题论述了,他说,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等。眼光不同,所见不同,各领风骚。

     包包是心理老师,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肯定是很懂的。潜移默化的意识力量渗透于脑海,经过长期酝酿成为潜意识,所以小人鱼在面对巫婆所说的代价时,能毫不犹疑地答应。意识基本就是智力和理性部分,代表人的智商情商,但决定性的力量在于潜意识,这个平时意识不到、但却有决定性力量的领域。按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来分析,小人鱼是从第一层的生存起步,直接摸高到顶层的自我价值实现,省略了中间的三层楼。

     拈花和包包对童话的结构还是理解得更透,目光更犀利。救王子这个情节处理显然有点儿疑点,虽然着墨不多,但结构上却承上启下。按一般阅读体验来说,此处情节发展不算很合理,且又关系到对王子的评价和小人鱼值不值的问题。

     细看了一下原文,安徒生的原意肯定是让王子永远不知道谁救了他,同时小人鱼又失去了语言能力,以此来增加悲情效果,在读者心上补刀,如此加深印象,增强情节的戏剧张力。但救人这么大的事儿,王子和公主肯定会双方说说的。从文字表述中,好像他俩之间没有就此事的过程和细节认真讨论过,如果没有讨论,这不符合常情,王子是因为被救才结婚。那双方如果讨论了呢,公主又是怎么说的,文中没有任何提示,看他俩挺美满的,猜想讨论中公主肯定是承认她就是王子的救命恩人,这显然是说谎了,与事实相悖。所以,细究起来,这是一个情节硬伤,弄得不明不白的。也许是对安徒生要求太高,这点虽然重要,但毕竟属于细节,笔墨不能用多或展开。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安徒生故意为之(因为联系安徒生写此篇的背景,他不可能让小人鱼和王子结婚,那王子只剩下和邻国公主结婚一途)。因为如果把这一点挑明了,后面的情节展开根本就进行不下去,以安徒生的文字构思水平,我觉得应该是能意识到这一点,是故意忽略了,他也觉得按正常情节行进思路,就写不下去了,只能略写。一旦真相大白,必然又情节高潮迭起,以王子的性格,肯定不娶公主了,因为开始就骗了他,故事完整性一下子打乱了,又该怎么办?安徒生肯定没辙了。忽略过去,反而更能衬出小人鱼的美善,何乐而不为。

     所以,对王子这个形象,我一直觉得有点儿别扭,评价不高。虽然他与人为善,对小人鱼挺好,但实际上比较蠢,连一般智力都达不到。当然,也是情节需要他没有洞察力。实际上,他应该是专门用来反衬小人鱼的高尚与善良的。他啥都不知,即使有线索可循,他也不知,那个公主呢,谁知跟王子是怎么交流的,夫妻不交流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本糊涂账。如果王子真知道了,会削弱童话的主题意义。

     如此,王子肯定需要啥都不知,一辈子懵在鼓里当快乐王子,蠢也没关系,反正是用来衬托小人鱼的。童话有其独特的文艺价值,阅读较真这事儿见仁见智,看来用悬疑推理法细究肯定不行。童话的重点在于真善美如何以一种最艺术的、最适合儿童思维的、或夸张或拟人拟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应该允许些许次要情节的忽略,如此反而能保证童话文本的特定艺术纯度。

     这里补充一下婴宁老师新鲜出炉的观点,峰回路转,很值得融汇一下。

     这里,脑洞继续大开,婴宁老师提出了新的见解,很棒。毕竟,《小人鱼》的方方面面真的说了不少,婴宁到底是大才女,硬生生重围之下,破浪而出,洞察力没两下肯定是不行的。婴宁的观点有二,先说第一个小人鱼祖母的宽容和伟大。当小人鱼提出想变成人进入天上世界并拥有不灭灵魂,哪怕只有一天也愿意放弃几百年寿命。祖母没有霸道的阻止,但显然也很不认同她这个想法,但还是给她原原本本地讲了如何拥有不灭的灵魂,很称职。再后来小人鱼受尽磨难,祖母着急得白发都掉光了。显然,祖母没想到小人鱼如此果敢勇毅,她应该也是同小人鱼姊妹一样,希望小人鱼重回海里,毕竟是自己的孩子,都苦成这样了谁不伤心。安徒生这里我觉得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陆地上受尽折磨,但在海洋这边,祖母和姊妹对她都非常好,从开始时帮她找宫殿就是如此,彼此手搭肩,一长排浮于海面,很温馨感人。同时,也能对比之下突出小人鱼独具一格的追求和想法。

     第二个观点婴宁提得比较大胆,属于力排众议。婴宁的观点是,海里的情况大家都不清楚,王子顺理成章认为是公主救了自己。公主这边呢,第一个发现岸边的王子,也的确出手了,让人把王子抬回去救治。公主心目中,估计也会认为是自己救了王子。

     婴宁的观点我个人感觉不无道理。而且关键是,这样一解读,童话的后半部分情节上的流畅性就一下子理顺了,让人心里也不会稍有纠结。但拈花和包包提出的疑问也合常理,也的确有此疑问。我的观点,这应该就是儿童和成人看童话的不同了。婴宁的观点,是完全从儿童的眼光出发,在小孩看来,情节非常合理,而且小孩一般也不会太关注救人的细节,就是关注也应该看不出啥漏洞,觉得挺顺理成章。成人读的话,还是有此疑问的,但也只是猜想,没有实据,原文里的确没有明面上的漏洞。细究原文,我又百度了一下,王子他们乘的可是三桅大船,这是欧洲流行的豪华帆船,当初哥伦布就是乘此三桅船去探险美洲的,航行距离非常远,船上乘百来人是不成问题的。王子过生日,肯定大家都来。那问题来了,船断了,沉海了,其他人呢?按科学常识和文中对风暴的叙述,不可能有活的。大风暴刮了一夜,船连碎片都找不到了,全沉了,可以参考铁达尼号。以小人鱼的游泳水平,也是历尽辛苦才找到并托住了他。王子后来被小人鱼托抱上岸,文中说小人鱼“仔细地将他的头高高地搁在温暖的太阳光里”。按常情,冲上岸,就不可能这姿势了,肯定是有人救他摆放的姿势。从安徒生的文字本意看,王子和公主的想法应该就是婴宁所说,童话也就圆场了。但安徒生毕竟写的是童话,细节方面读者如果以科学精神细究,那情节描写还是有小漏洞的,但也应该是允许的。

                                                                                                                                             跳跳虎   2024.2.12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沙发给拈花包包两位老师留着。

两位老师的作品我都深读过,真材实料,那可不是盖的。
空了,或批改,或加按语,都好。

过年以玩为主,我算提前把作业一交。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童话之美》(四)酝酿之中。

不过,改变初衷了,还是写夜莺,但非安徒生的夜莺,而是另一个名气不亚于安徒生的夜莺。
比较文学嘛,正好对比一下。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细看一遍,检查版面和错别字。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小包子
山外有山 山高为峰 桃花朵朵 雪花精灵 山间红叶 中秋月圆 欢度国庆 幸福莓满 樱果相依 绝尘马
发表于 2024-2-1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跳虎 发表于 2024-2-13 08:26
另外,《童话之美》(四)酝酿之中。

不过,改变初衷了,还是写夜莺,但非安徒生的夜莺,而是另一个名气不 ...

很期待跳跳老师的《夜莺》赏析,我猜想是克里斯汀·汉娜的同名佳作。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汤包 发表于 2024-2-14 22:17
很期待跳跳老师的《夜莺》赏析,我猜想是克里斯汀·汉娜的同名佳作。

预备今天写,看晚上能不能贴出来。

不是汉娜的。现在大部头我都看不动,而且要写,那就比较长了。
于我的能力和时间都不被允许。
我只看短的,且是出版时间比较长的作品。

也是童话,百年经典,比安徒生的《夜莺》名气要大些。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逍遥小仙儿✬
版主勋章 海洋之心 蝴蝶精灵 花漫千山 江湖之上 音画同行 中秋月圆 欢度国庆 雪花精灵 开卷有益 桃花朵朵 山高为峰 一生安柠 大吉大荔 樱果相依 喜上莓梢 菜源滚滚 彩凤凰
发表于 2024-2-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读完了总要留个痕迹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童话,从没想这么多过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仙儿 发表于 2024-2-16 20:17
拜读,读完了总要留个痕迹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童话,从没想这么多过

仙儿读完啦,我看见你的脚印了。:)

想不想,这个看个人的习惯、风格和偏好。
书浩如烟海,大家都各有所择。
这就跟挑对象一样,到了年龄,肯定要谈恋爱,各人找各人的,肯定不一样,哪敢一样呀。:)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逍遥小仙儿✬
版主勋章 海洋之心 蝴蝶精灵 花漫千山 江湖之上 音画同行 中秋月圆 欢度国庆 雪花精灵 开卷有益 桃花朵朵 山高为峰 一生安柠 大吉大荔 樱果相依 喜上莓梢 菜源滚滚 彩凤凰
发表于 2024-2-1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跳虎 发表于 2024-2-18 07:41
仙儿读完啦,我看见你的脚印了。:)

想不想,这个看个人的习惯、风格和偏好。

这话说的好有哲理,所以你们讨论的都是我没有想过的
所以我是来学习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七宝玲珑塔

书卷香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仙儿 发表于 2024-2-18 08:17
这话说的好有哲理,所以你们讨论的都是我没有想过的
所以我是来学习的

仙儿不许谦虚啦。

你的文字我可是读过的,蛮好的,挺扎实,心灵质朴。

文字风格讲究百花齐放。人生,就是一路看风景,各人各有不同。
当然,也有交叉和共鸣。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GMT+8, 2024-6-3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