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落梅如雪乱

[札记] 携酒上春台

[复制链接]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诗语 发表于 2025-1-12 09:54
微读,我不看。我一直是读纸本。网络,我主要是用来查阅与拓展。一书在手,前翻后翻,信笔乱画,自由随意 ...

一书在手,前翻后翻,信笔乱画,自由随意。
读书之趣可见。自从有了电子书,我几乎都是读它了,方便不说,关键是省钱。
金庸的著作翻过若干遍了。尤其是中学时,不知从哪得来一本《神雕侠侣》第二部,隔断时间就拿过来复习一遍。
那时不买书,也很少有书。同学间传阅,大多是金庸。
全集读得不多。金庸逝世之时,正好刚通读过一遍。他的几个短作因此都几无印象。
古龙看过的几乎都是断篇,看了上部没下部。
那时惊他为天人。尤其喜欢他写打斗,一句话就结束了。不像金庸招式名称一板一眼。
中年后,再看古龙,反而看不下去了。反转太多,过于奇幻。没了少年气也就丢了那份猎奇的兴趣了。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梅如雪乱 于 2025-1-13 00:09 编辑

2025.1.12 多喜乐,长安宁

★——

补抄完《论语·雍也篇》,继之《论语·述而》。
还差几章,困了。洗洗睡。

书在不同时段读,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这次抄读,发现孔子亦臧否人物。
那,就原谅了自己时不时的八卦之心。

两个方格本快要用完,自谓书写有了进步。
端正了许多。
1.0的中性笔也比较好用。有些字写上几遍,再写时骨架安排就多了几分注意。
读书,刷剧,抄写,闲聊。
渐觉愉悦平稳。乐在其中矣,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差点忘记,录一句悟空的话:念念回首处,便是灵山。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梅如雪乱 于 2025-1-14 09:20 编辑

2025.1.13 一个人的月亮

★——

一直觉得押沙龙的文章很好。好在有温度。有温度而且有观点。这两样兼得比较难。
我看到的大多数的作者,发表观点时总像有个预设,要和人吵架,先摆好了防卫姿势。有时是以攻击代防卫。
看上去多少有点盛气凌人。

押沙龙不,他从头至尾像是在探讨。带着梳理和思考,并不确定。
常用一些虚拟的词汇。“或许”“吧”,介于治学和随笔之间。比随笔多一些专注,比治学少一些严密。
常说文如其人,文品不代表人品,但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有不同的气质。

之前在微读上看了他的《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有些品评并不同意,不妨碍对可读性的认定。
不记得怎么看到的他的公众号,关注后发现,押沙龙笔锋所触,同样有现世人生。
一个人触角探出的多了广了之后,时不时会有一些血气翻涌。公众号常常情绪化写作。
押沙龙似乎是始终如一的温和。红尘滚滚,温和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

书读百遍,是不是会其义自见不知,角度会更多面。
小群读《西游记》,更多还是看孙悟空,看唐僧,看师徒四人,看神佛斗法。
押沙龙的角度不一样,他看了《西游记》里的百姓。

横切面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会不一样。

再记一笔晚上的月亮。圆而大,挂在清冷的夜空,夜空下是露出一角的高楼,和院墙,和院墙外的树。
一个人回家时,每一个画面都似乎是静止的,是二维的。
像从一个场景进入另一个场景。
街市,是一个人骑行的背景板。月亮,也是我一个人的。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四笑江梅引

雪花精灵 鲲鹏鸟
发表于 2025-1-14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梅如雪乱 发表于 2025-1-14 06:37
2025.1.13 一个人的月亮

★——

我偶尔也看押沙龙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带着妖魔去灵山》那一篇,说唐僧的。是一篇旧文了
落梅如雪乱 2025-1-15 01:21
回复
有时间搜来读读。他前天的公众号文章《说说西游记里的老百姓》是我看到的唯一一篇写西游记的。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梅如雪乱 于 2025-1-15 14:10 编辑

2025.1.14 人人知道荷马,谁读过荷马?

★——

读书大概是极具性价比的一项活动。
成本很低,精神愉悦度很高。有了电子书后,成本更低。2024伊始发狠不再看网络小说,微读体验卡一般就够用了。
不看网络小说,可以沉迷的事情就又少了一件。
近日在群里偶然瞅一瞅的《西游记》片段极大地弥补了这个需求。

随机聊了几句《西游记》的诗。《西游记》的诗写得不好,很套路。
千人一词,和《红楼梦》诗词无可比拟。《红楼梦》的诗词是按帽制作,各具神情态度,和人物是一体的。
《西游记》里的诗词,全是作者自己的。
古道讲得明白:《西游记》是从西游平话戏曲类改编而来,带有平话的特点。

《红楼梦》的诗词只有警幻仙子出场,一大篇赋看得累,有逞才施能之嫌。
《西游记》的诗词几乎首首都看着累,还有许多重复。
我只发狠读过一次完整的。

想起押沙龙在他那篇公众号回复里给《西游记》的排位,文学性大于《三国演义》,小于《水浒传》。
这和我对四大古典名著的喜爱程度是一致的。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我读不出太多趣味性,人物有点脸谱化。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清风八咏楼

-指尖生暖-
巳巳如意 映像2024 山高为峰 桃花朵朵 雪花精灵 中秋月圆 欢度国庆 蝴蝶精灵 花漫千山 江湖之上 蒲公英
发表于 2025-1-1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进来看你开花,
携酒上春台这标题极好
若这春台开满花该多美
这么想着我也要带携酒上山去寻你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落梅如雪乱 2025-1-15 13:06
回复
刘希夷的句子,等你携酒来山上看花。
你看到我的时候,我的心盛放成芍药的样子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5 距离的美

★——

录一句在《文学回忆录》看的话:

将宗教作宗教来信,就迷惑了;将哲学作哲学来研究,就学究了;将艺术作艺术来玩弄,就玩世不恭了。

第一要义是美呀。
镜中幻象,水中倒影。不需要实,只要美。由实生虚,由迷得悟。
静静地看着,水中生出水仙花。
点评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6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

木心讲《荷马史诗》,顺带评论一句:中国没有史诗。
看评论,破防者多。唯一人贴了钱钟书的话。节录如下。

钱锺书《谈中国诗》:“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新诗,新诗大概不算中国诗了吧。句式、结构似乎都来自西方。
和小说相类。
现当代小说和古典小说几乎是两种文体。
也有将传统技法揉入现当代写作的,终是少数。

木心在讲述《荷马史诗》之《奥德赛》时,插入一句:
鉴于大家都忙,且要忙到老,不能详谈荷马史诗,只略述一遍。

“且要忙到老”,真是大部分人的写照。

点评
清风八咏楼

-指尖生暖-
巳巳如意 映像2024 山高为峰 桃花朵朵 雪花精灵 中秋月圆 欢度国庆 蝴蝶精灵 花漫千山 江湖之上 蒲公英
发表于 2025-1-1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梅如雪乱 发表于 2025-1-15 13:13
2025.1.15 距离的美

★——

静静地看着,水中生出水仙花。真美
落梅如雪乱 2025-1-17 13:37
回复
哈。这一段就是木心在讲水仙花时说的。
你看到我的时候,我的心盛放成芍药的样子
五彩结同心

金凤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7 叔本华说,泛神论即客客气气的无神论。

★——

先做个记号,继续去看。
再录几句:
韵事越多,名越大。我的公式:“知名度来自误解。”
没有足够的误解,就没有足够的知名度。

这三位,长话不能短说,单是苏格拉底,我可以从现在起谈,谈到明天早上,信不信由你,谈不谈由我。由我,就暂时不谈。

——————————

木心谈至苏格拉底,尼采,渐露出幽默本色。
他的幽默,似是出于轻快。
将人、物,万事都看成是与自己一样高低的东西。
既不信,也不抵触。无狂热,也无愤慨。
可以随意拆解开来,包括自己。
不辛辣,只是将目光之及,谈锋所触变得更加可口,可亲。
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GMT+8, 2025-2-23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